1.专利申请时间
专利申请时间越早越好。越早获得专利权,越早占有商机。在产品开发期就应着手申请专利,等产品投放市场时,就可以提交专利申请文件。若产品以后需要改进,还可以在原申请为优先权基础追加新的专利,提出专利权请求。
2.申请专利的类型
中国专利共分为3种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发明专利需要经过实质审查程序,没有发现不符合专利法规的缺陷的,才能被授予专利权。而实用新型则仅进行初步审查,而不进行实质审查。也就是说,在审查授权阶段,实用新型的要求比发明的低,授权时间相对较短,也更容易获得专利证书。授权后,发明专利保护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保护期限都是10年。
如果发明因为实质审查不合格而最终未被授予专利权,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也是会被公开的,此时公开的技术变为现有技术,大家都可以共用。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则是只有在授权之后才会被公开,如果实用新型未被授权,则不会被公开,技术方案不会变为现有技术。
基于以上差别,专利申请人在选择申请的专利类型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不能说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容易,所以就肯定申请实用新型;或者发明专利级别高,我当然 申请发明专利。利弊往往是并存的,只盯着有利的方面而忽视不利的方面是不合适的。比如,对于周期超过20年的技术方案,如果只是看到发明专利20年的保护 期限就选择申请发明专利,则很容易因为实际保护期限的延后或因为发明创造性不足而驳回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专利检索增加授权率及避免侵权
通过申请前的初步专利检索,可以获得理解现有技术所需的必要信息,这样可以比较现有技术,描述本申请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和创造性,以及与现有技术的本质区别。获得一些相关的对比文件,其中很有可能包含着可以借鉴之处,这有助于申请人完善技术方案,以更好的提出技术方案,获得最佳的保护效果,使专利权限有的放矢,避免产生侵权的麻烦。据国外专利机构调查,有66%以上的发明专利最后不能获得授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存在在先公开的文献,缺乏新颖性而致。
4.专利年费的缴纳
在专利申请被专利局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要保持专利权有效,应该按时向专利局缴纳年费。发明专利、使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年费标准不同,但缴纳的期限和方法是相同的。年费的年度与发明专利维持费的年度计算方法相同,自申请日起算,申请的当年为第一年度,第几年度就应缴纳第几年年费。
超过规定期限没有交纳年费,有6个月的滞纳期,在滞纳期内缴纳年费需要缴纳25%的年费作为滞纳金。超过滞纳期仍未缴纳年费,专利局按照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处理,在专利公报上公告。专利权人不能再请求恢复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