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755-8615 7540
138 2438 6079 

新闻动态

加强企业专利保护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据显示,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授权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12347件,其中职务发明专利授权95069件,所占比重为84.6%。在全部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中,企业授权58364件,所占比重为61.4%。可见,企业作为创新成果的主要产出机构,其科研创新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研发活动更加理性,创新活动更加高效,专利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从国内外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情况来看,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在大部分技术领域,国外企业所持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占据优势,国内企业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规避专利侵权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压力。因此,大力加强企业的专利保护,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任务。
        专利技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谋求长期发展并形成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利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专利对于其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巨大作用,逐步重视企业专利的战略布局、经营管理和维权保护。在“十二五”时期,企业作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创新主体,进一步加大对其的专利保护力度,将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优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在加强企业专利保护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自主创新与吸收引进并重
    专利获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原始取得,另一种是继受取得。专利原始取得方式主要包括:企业内部自主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与其他企业联合创新等方式直接依法获取专利。专利继受取得方式则主要有:转让取得、作为资产投资取得以及被许可使用等情形。企业专利获取方式的选取要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考虑所处行业的特点、所需技术的特征、所生产产品的特性,不盲目夸大原始取得方式的重要性,也不过度依赖继受取得方式的作用,合理选择专利获取方式。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尤其需要重视强化自身专利的独立性,减弱对外部专利尤其是国外企业专利的依赖性,通过企业拥有自身产业的核心技术专利来确保技术安全。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协作,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外生性技术,以进一步加快企业创新成果的产出和技术能力的提升。
    二.加大创新人才培育和资金投入
    近年来,我国研发人员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这充分说明,在知识产权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全社会对科研开发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研发人员在劳动力人口中的占比仍与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对企业的科研创新活动开展造成了一定困扰,也不利于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增强。当前,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支持力度,改善科研活动的软硬件环境,将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科研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率,有助于创新活动获取更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
    三.制定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大力加强企业的专利保护,离不开在制度层面上为企业建立起有助于创新成果保护的内外部环境。在外部层面上,要在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下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比如,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进一步重视提升企业对创新成果的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出台更为详细、更具操作性的指南性文件,进一步细化落实相关法律规定,从而有利于企业加深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并增强保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在内部层面上,企业有必要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周期、行业特点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知识产权战略。实践证明,企业只有做到对企业专利的事先规划并进行有效布局,才能建立并维持自身竞争优势,并能够避免大量不必要的纠纷和恶意诉讼。

        总之,只有构建起完整的专利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专利保护,才能有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生产效益,才能使我国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友情链接: